欢迎进入中宁县委组织部网站!
今年以来,中宁县委巡察办聚焦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,结合开展“改作风、谋发展、争先进”专项行动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按照“严细实廉快”的作风要求,通过落实摸清巡察对象、创新巡察方式等五项措施,推动巡察融合监督工作开创新局面。
摸清巡察对象,在统筹安排上谋划新篇章。科学制定十五届县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,为全县巡察工作画好“路线图”“施工图”。根据全区统一安排,市县每年开展3轮巡察。计划2022年,完成对6个乡镇和至少6个部门(单位)的巡察;2023年完成对18个部门(单位)的巡察;2024年完成对6个乡镇、6个部门(单位)的巡察;2025年完成对18个部门(单位)的巡察;2026年上半年对部分人、财、物权力集中的部门(乡镇)开展巡察“回头看”和专项检查,对已巡察单位回访督查全覆盖,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“清零见底”。
创新巡察方式,在提高巡察质量上实现新突破。坚持以县委中心工作监督为重点,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,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、组织力欠缺问题,紧盯被巡视党组织职能职责,紧盯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,紧盯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,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综合运用常规巡察、专项巡察和机动巡察。对乡镇开展县级常规巡察的基础上,每轮至少安排一个乡镇在全市开展交叉巡察,破解巡察“熟人”关;对县委工作机关、政府职能部门、企业等坚持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相结合,并配合区、市开展上下联动巡察;对县级领导担任部门“一把手”的单位,综合运用提级巡察、交叉巡察的方式进行;对教育、卫生等下属党组织较多的部门,选择体量大的单位开展直接巡察(其他下属党组织在巡察县直部门时延伸巡察,逐单位形成巡察问题清单);对村、社区主要采取巡乡镇附带村(社区)的方式进行,逐村形成巡察问题清单。同时,认真落实县委部署要求,主动听取群众呼声,对于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巡察和“点穴式”巡察,以有力举措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。
融合监督力量,在巡察成果运用上蹚出新格局。牢牢把握巡察是政治监督的属性,牢记巡察监督不是业务监督,积极探索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的方法路径,推进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、监察督察、派驻监督有效贯通;加强与组织、宣传、审计、财会、信访、统计等沟通协作,建立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和巡察发现问题对比通报机制,杜绝个别部门应付心态;聚焦政治责任,坚持透过业务看政治,透过问题看责任,找准找实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,准确反映被巡察单位的政治生态。探索实施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、包抓乡镇(部门)的县级领导、县纪委监委、县委组织部、派驻纪检组、被巡察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反馈会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,促使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、业务部门监督责任和包抓县处级领导“一岗双责”责任的有效落实。完善巡察问题线索移交机制,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,将问题和线索分类移交纪检监察机关、组织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,形成层层协作监督整改的机制,促使各级党组织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一体推进。
加强科技支撑,在拓展发现问题上觅出新路径。充分运用县纪委监委“杞乡清风”智慧监督执纪大数据平台监督数据,为精准分析运用发现问题提供更广阔的路径。积极加强协调沟通,在县纪委监委“杞乡清风”智慧监督执纪大数据平台设立巡察专栏,及时公布巡察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公开稿,接受群众监督。全面运用巡察单机系统和巡察网络平台,加强数据库建设,实现共性问题资源共享,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质量和科学化、规范化水平。
强化队伍建设,在保障巡察质效上增添新动力。持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,积极完善被巡察单位党组织配合巡察工作制度,将配合情况纳入全县效能目标考核内容;积极完善巡察组长库、人才库管理使用机制,把各部门单位优秀、年轻干部纳入巡察库,让更多年轻干部参加巡察,力争县委一届任期内巡察库人员参加巡察比例不低于70%,促使靠人情关系抽人变为靠制度机制抽人;切实落实新提拔年轻干部到巡察岗位锻炼,将巡察岗位打造成锻炼干部和培养干部的有效平台。